页面导航: 首页 -> 学术研究 -> 道地药材研究 -> 道地药材形成的沿革(黄璐琦,2005)
 

道地药材形成的沿革(黄璐琦,2005)



   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,这一概念最早冗于药物专著《神农本草经》中,“土地所出,真伪新陈,并各有法”,强调了区分产地,讲究地道的重要性,并且《神农本草经》所收载的365种药物中,不少从药名上看就带有地道色彩,如巴戟天、蜀椒、蜀枣(山茱萸别名)、秦椒、秦皮、吴茱萸、阿胶、代赫石等。巴、蜀、秦、吴、东阿、代州都是西周前后的古国地名,并且每药所记虽无具体产地,却有生山谷、川谷、川泽、池泽、大泽、丘陵、田野、道旁、平土等大略生境,可见《神农本草经》已带有朴素的生态学的思想。同时代的中医学专著《内经》从理论上阐述了道地药材的意义,指出“岁物者,天地之专精也。”。而《伤寒论》则是最早使用道地药材的方书,书中所用阿胶、巴豆、代赫石等均为道地药材。

    南朝陶弘景所著《本草经集注》中进一步论述了药物地道的重要性,即:“诸药所生,皆有境界。……多出近道,气力性理,不及本邦。……所以疗病不及往人,亦当缘此故也。蜀药及北药,虽有去来,亦复非精者。……上党人参,殆不复售。华阴细辛,弃之如芥。”指出就地取材产生的混乱和不良后果。这是历代本草第一次论述道地与非地道药材对临床疗效的影响。书中对40多种地道药材质量用“第一”、“最胜”、“为良”“为胜”等加以记述。

    到了公元7世纪,道地药材的概念更加强化。唐代官方修定的《新修本草》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。书中对道地药材有精辟论述:“窃以动植物形生,因方桀性,春秋节变,感气殊功,离其本土,其质同而效异”。唐代孙思邈所编著的《千金翼方》中,最先按当时行政区划的道地药材来归纳药材产地,特别强调“用药必依土地”,这些可能为后世采用“道地药材”的术语奠定了基础。

    宋代中医药学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道地药材的经验,唐慎微的《证类本草》对道地药材的记载较汉、唐丰富得多,尤其附图的图题均冠以产地名称,如“银州柴胡”、“成得军狗脊”、“齐州半夏”等,共144处(包括州、军、京、府),约250种药材。寇宗奭的《本草衍义》提出“凡用药必须择州土所宜者,则药力具,用之有据。”一代名医李杲从临床经验总结到:“凡诸草木昆虫,产之有地,失其地则性味少异。”

    明末汤显祖《牡丹亭》中,首次出现了“道地药材”一称。这一名称的出现就象是胎儿落地后赋予的名字而已,决不意味着道地药材的起始。道地药材发展到明清,无论是在生产、流通、应用方面,还是在有关理论探讨方面,都已日趋成熟和形成体系(郑金生,1990)。在官方组织修订的《本草品汇精要》中,大量记载植物药的地道,全书植物药916种,有明确地道优劣的占268种,包括川药32种,广药27种,怀药8种,其他199种。陈嘉谟在《本草蒙荃》中也强调,“各有相宜地产,气味功力自异寻常,……一方土地出一方药也。”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对水土的论述尤为深刻:“性从地变,质与物迁,……沧卤能盐,阿井能胶,……将行药势,独不择夫水哉?”并在许多单位药下记载其最优产地,如麦冬条下:“浙中来者甚良”,薄荷条下:“今人药用,多以苏州为胜。”(黄璐琦,2004)

   此后,道地药材的概念及理念贯穿于中医药临床实践中。清代诸多医家发现药物效用不灵的原因之一是“地道”问题。如徐大椿在《药性变迁论》中指出:“当时初用之始,必有所产之地,此乃本生之土,故气厚而力全。以后移种他方,则地气移而力薄矣。”

    解放后,道地药材不仅象千百年来一样受到医家的推崇,道地药材的研究发展也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。不少学者就道地药材科学性相关问题展开研究,《中国道地药材》(胡世林,1989)、《中国道地药材图说》(胡世林,1998)、《道地药材图典》(王强,2002)的出版是道地药材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。
 


总访问量:14384人次
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分子生药学实验室(HMPL)
TEL:(010)64014411-2955 or 2956   FAX:(010)84044340

COPYRIGHT (C)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