页面导航: 首页 -> 学术研究 -> 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 -> 方证相关规律研究
 

方证相关规律研究



    方证相关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命题,也是中医临床实践的基础。经过近50年的努力,取得了一定进展。但是由于所涉及的面广、因素复杂、层次多、定性描述多于定量描述,具有多维数性、多关系性、多判据性和所用知识的多学科性等特点,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。这就促使人们寻求并引进新的理论工具,揭示方证相关的现代科学内涵。

    20世纪物理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,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如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量子论和相对论,促使人类整个自然科学的改观,为生命科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。熵的概念源于物理学的范畴,在公元1854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(R.Clausius)提出了熵(Entropy)的概念。此后,这一概念广泛发展并应用于许多领域。上世纪40年代以来,熵的概念在信息论、系统科学、模糊理论、混沌现象、宇宙黑洞、生命科学等学科中起了重要的作用,以致于有人称熵理论是科学定理的培养基。爱因斯坦(A. Einstein)则将熵理论在科学中的地位概述为:“熵理论对于整个科学来说是第一大法则。”

    可见,熵理论对于揭示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具有重要的作用。历史发展证明,物理学的许多理论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。

    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治疗的特色与精髓。所谓辨证论治是对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收集的症状、体征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鉴别,依据中医理论和方法作出证候的诊断,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法则,进行选方用药,确定治疗的方剂。证候与方剂是辨证论治的两大核心问题,证候是确定方剂的依据,又是方剂干预的对象,二者密切相关、不可分割。基于上述认识,要求我们在对证和方剂的研究中,研究方剂必然涉及证、研究证又必然与方剂关联。若把二者作为整体,重点研究相关的科学规律,对揭示证的科学内涵以及方剂治疗疾病的科学规律意义重大。因此,方证相关是辨证论治研究的有效切入点。在方证相关的研究中,疾病也是一个不容忽视与回避的问题。需要指出,这里所说的疾病是西医的疾病,国际上评价一种药物与一种治疗方法的效果,都是通过疾病的改善情况进行的。因此,在疾病的背景下,解读证候与方剂的关联规律,对于揭示辨证论治的科学内涵、建立中医疗效评价体系、推动中医的现代化与国际化,意义重大。证候、疾病、方剂相关性的研究,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。

    熵介入方证的研究,可以进一步开拓熵的应用范围,赋予新的内涵;另一方面,为解读证候与方剂的关联规律,揭示辨证论治的科学内涵,提供新的理论工具,真正起到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的作用。

[参考文献:杨洪军,赵亚丽,刘艳骄,等. “熵”在中医方证研究中的运用.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,2004,10(9):16—19]
 


总访问量:14427人次
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分子生药学实验室(HMPL)
TEL:(010)64014411-2955 or 2956   FAX:(010)84044340

COPYRIGHT (C)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